净水剂企业的喜与忧
中化新网讯 “尽管目前净水剂市场前景一片光明,但我们却仅仅是在履行社会责任,见不到效益。”11月19日,在河南省巩义市夹进口韵沟净化材料厂,企业负责人李宗亮一见到走基层的记者,就忙不迭地诉起苦来。
韵沟化工厂是全*首家专业生产滤料系列净水剂的企业。记者先后来到原料仓库、生产现场和产品储运车间,看到了堆得满满的原料,而产品库存却寥寥无几。记者问身边几个正在装货的职工:“走货快吗?”“嗨,我们每天都有装货任务,忙得不行,发往江苏、湖南等地的都有。”一位装卸工一边埋头干活,一边不假思索地回答着。
按理说,现在*家环境治理的弦绷得很紧,对净水剂系列产品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企业每天都不少出货,效益应该蒸蒸日上才对,还发什么愁呢?
针对记者的疑问,李宗亮解释说:“现在我们已生产出自来水厂、电厂、油田、煤矿、食品、化工等不同行业所需的净水剂产品,也带动起巩义当地的净水剂企业的迅速发展,但也随之出现了产能过剩的现象。目前,在巩义出现了上百家净水剂企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价格高低不一,销售方式繁杂。一句话:市场极不规范。”
李宗亮指着原料仓库对记者说:“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除了在节能降耗上下功夫,还持续创新新品种。即使是这样,还是抵不住无序市场的狂摧,这种现象如得不到改善,*终的结果就是恶性压价,整个行业的信誉被毁。”
在厂里,记者翻阅了韵沟净化材料厂的销售账本,看到他们的产品销售到了全*各地,但价格却被压得很低。李宗亮说:“价格已逼近成本线了,有时甚至亏损。市场火热的背后,是凉冰冰的利润啊!”李宗亮给记者算了一笔账:“聚氯化铝(30%含量)目前每吨售价1600元,成本在1500元以上,遇到原料涨价,价格就被质劣价低的产品压得抬不起头来,可我们还得赔本销售,只是为了保客源,赚吆喝呀。”
面对净水材料的发展前景,李宗亮是又喜又忧。喜的是*家加大治理环境的力度,需要大量的净水材料,市场发展空间巨大;忧的是如果*家对当前的净水剂市场再不进行规范的话,损失的不仅仅是一家企业,而是一个产业以及诸多的相关行业。
同样的情况在其他净水剂正规生产企业也有所体现。为此,李宗亮与业内企业一致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统一产品标准;由环保局、安监局、技术监督局等相关部门牵头组织对净水剂企业实施专项治理,对环保措施差、产品含量不足的企业进行限期整顿,完善退出机制,对企业生产、技术、市场、环保等方面形成约束性文件;企业之间加大重组力度,由净水剂协会等部门牵头制定行业标准,改善生产工艺,促进行业重组兼并。
采访结束时,李宗亮也略显宽慰地说:“虽然效益不好,但是我们也看到,有些客户开始转变观念,不把价格当做唯一的标准,而是越来越看重产品质量了。这或许能为净水材料企业走出尴尬带来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