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时间,一条“泳池注入指示剂,可遇尿变色”的微博在网上大肆宣传。不过专家指出,目前技术上依然行不通,真实情况如下:
“游泳池中撒尿现场显色检测从技术操作层面来说基本上很难执行,尿液主要含氨、氮、尿酸、尿素,以及蛋白质、脂肪等成分。因此从技术层面来说,主要可利用酸碱指示剂来检测氨或者尿酸,或者利用显色剂与尿素反应产生显色现象。上述这些方法都是在实验室进行的,很难在游泳池内进行显色反应试验。”厦门大学分析化学仪器研究中心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通过一种指示剂在泳池里显示出尿液不太可能。因为大多数显色剂都是有毒的,会腐蚀皮肤细胞,如果添加入游泳池会比尿液危害更大。
在泳池内撒尿,不仅让人恶心,而且可能致病。市第一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潘业介绍,尿也属于体液的一种,皮肤病、肝炎等病菌可能随尿排入水中,一旦健康游泳者皮肤破损,可能染上疾病。“是否染病,取决于致病原的量、游泳者自身的抵抗力等等,但是像肝炎、重症沙眼、急性出血性结膜炎、中耳炎、肠道传染病、性病等疾病都具有相当程度的传染性。”潘业说,“有一些妇科病如霉菌性阴道炎、滴虫也具有很强的传染性。尤其是那些皮肤有破损或者溃烂的泳客,这种被传染的危险系数就更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