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监测检测企业来讲,这可能又是一波“泼天的富贵”。
7月16日,据水利部网站消息,水利部近日印发《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要求构建贯通前端感知、平台归集、信息应用全过程的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在这一体系中,将运用大量的现代化监测感知技术装备,包括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北斗等技术,从而为相关行业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
1 8项重点任务,构建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
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时间是从2025到2027年。总体任务,是推进数字孪生水利建设,应用卫星遥感、视频监控、无人机、北斗等技术,强化河湖库水域岸线空间管控。具体来讲,它包括8项重点任务,分别是:
1、全国河湖基本情况摸底调查:统一河湖编码,2025年制定技术方案,2026年形成小流域、小湖泊空间数据,2027年完成数据核准与统一编码。
2、完善河湖管理数据底板:推动涉河建设项目、采砂规划等数据上图,2025年省级岸线规划等上图,2027年完成水普名录外河湖管理范围上图。
3、应用大模型河湖智能模型:2025年构建样本库与语料库,在大江大河大湖应用;2027年实现全国覆盖,典型地物识别准确率达90%。
4、卫星遥感常态化监测:每年对水普名录内河湖库开展1—2次新增地物识别,大江大河大湖按需加密,2025—2027年持续推进。
5、地物遥感图斑核查“回头看”:复核2019年以来推送图斑,2025年完成30%(重点区域全完成),2027年全面完成。
6、视频监控实时捕捉:2025年确定布设任务并启动建设,2026—2027年持续布设,接入部级平台实现实时预警。
7、无人机定期巡检:2025年明确巡检任务并登记资源,2026—2027年按计划完成巡检,覆盖视频监控盲区。
8、河道采砂智能监管:2025年实现砂石采运“一码通用”,在长江、黄河等应用北斗技术;2027年在流域及省管河道推广大数据与北斗监管。
最终目标,是构建贯通前端感知、平台归集、信息应用全过程的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对河湖库实行全覆盖、多地物、高频次、高精度、长时序动态监测。
由于目前方案全文尚未正式公布,所以具体细节还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2 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监测任务
部署实施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其实早有信号。今年6月11日,水利部党组书记、部长李国英主持召开部务会议,内容之一就是审议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方案。
会议强调,要贯通监测、研判、预警、处置全链条,运用现代化监测感知技术装备,实施定点、连续、动态监测,加强数据归集应用,加快构建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提升河湖库监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能力和水平。从这次会议的精神可以看出,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关键字就是“监测”和“数据”,核心是“运用现代化监测感知技术装备”,因此对于监测感知技术设备肯定有不小的需求。
有观点认为,河湖库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建设三年行动,将催生万亿级市场空间。
在方案的“各单位实施路径与时间要求”一章中,也透露出企业/科研机构的参与方式和模式。企业能够参与的,主要是技术攻关,比如开发低成本无人机巡飞方案(解决偏远地区监测盲区),优化AI算法识别精度(如区分合法采砂与盗采)。参与的模式,则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承接监测任务(如无人机巡检、模型维护)。
3 三年三大步,从“被动响应”到“主动预警”
时间进度上,方案要求,2025年8月前,省级要编制实施方案并报审,9月底前印发;流域管理机构同步编制直管河湖方案。同时强调拓宽资金渠道,先行先试单位2025年底前形成可推广经验。具体来讲,该体系建设将遵循“由底到顶、由点到链”的渐进路径,分为三个关键阶段:
第一阶段,“基础数据标准化”(2025年重点)
通过全国河湖统一编码、流域面积200平方公里以下河流及1平方公里以下湖泊的空间数据生产,完成“河湖身份确权”与“空间数据入库”,解决“家底不清”的历史问题。
第二阶段,“技术能力规模化”(2026年重点)
一方面推动监测数据跨层级流动(实现部—流域—省互联互通),另一方面落地智能识别技术——基于大模型的地物识别覆盖建构筑物、高秆作物等典型目标,卫星遥感常态化监测加密至每年1-2次(大江大河大湖按需加密),视频监控与无人机巡检形成“固定+机动”的感知网,填补监管盲区。
第三阶段,“管理流程闭环化”(2027年目标)
通过大模型智能研判(识别准确率达90%)、预警信息自动推送、处置结果在线反馈,打通“发现-研判-处置-反馈”全链条,让监管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预警”。
总体来看,这三年的动作还是很大的。第一年解决“家底不清”的历史问题,第二年填补监管盲区,第三年就要实现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警”的转变,可谓是三年三大步。而要想在短短三年时间内实现如此巨大的转变,离不开大量现代化监测感知技术装备的支撑。可以预见,未来三年内,水利系统对于现代化监测感知技术装备的政府采购需求将会大量增加。
原标题:水利部重磅文件!监测感知装备万亿级市场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