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消毒设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消毒设备网 > 新闻资讯 > 环保观察 > 浙江省第一批再生水(中水)回用典型案例发布

浙江省第一批再生水(中水)回用典型案例发布

2025-08-05 来源: 第三方 浏览量:10

浙江省第一批再生水(中水)回用典型案例发布

  再生水(中水)是指经过处理后,满足某种用途的水质标准要求,可以再次利用的污(废)水。作为我省破解水资源短缺瓶颈和缓解水环境保护压力的重要措施之一,再生水回用对保障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实现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有关键意义。
 
  在浙江,再生水回用正多点开花、蓬勃发展,主要包括城镇污水处理厂尾水向企业直供、置换工业水厂水源、深度处理后专供、生态环境用水等。2024年,我省再生水回用量达4.19亿立方米,工业和生态用水各占近一半,还有少部分用于市政杂用等其他领域。绍兴、宁波、嘉兴、湖州等地利用规模相对较大。
 
  今年,浙江省水利厅把水资源管理水效提升作为水利六场硬仗之一,大力推进10个以上再生水回用项目,预计新增再生水回用规模5800万立方米/年。日前,省水利厅印发全省第一批再生水(中水)回用典型案例,向全省推广宁波市北仑区、绍兴市柯桥区、长兴县等经验做法,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加快推进我省污水资源化利用。下面一起来看——
 
  宁波市北仑区:双源保障解工业之“渴”
 
  作为我省工业强县,宁波市北仑区企业密集,用水需求巨大。如何保障能源、石化等高耗水企业“喝饱水”?早在2007年,北仑岩东水务有限公司就给出了答案——启动建设再生水利用项目。
 
  项目总投资2.8亿元,以岩东污水处理厂尾水为原水,采用机械混合—小网格反应池—小间距斜板沉淀池—D型滤池—加氯消毒的深度处理工艺。通过建设规模达10万立方米/日的工业水厂,并铺设35公里的主干管道,与姚江工业水厂形成双源供水格局,稳定服务区内20余家重点工业企业,同时兼顾沙湾河等生态环境补水需求。
 
  该项目每年可供应再生水约2200万立方米,有效缓解区域水资源保障压力,可为企业和政府节约用水成本约6000万至1亿元。此外,根据测算,再生水利用每年可减少COD排放(化学需氧量,可反映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约374吨,有效改善水环境质量。
 
  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政企联动“点污成金”
 
  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为浙北地区重要能源支撑点,发电需要消耗大量水资源。为保护太湖水环境,缓解区域内排污压力,长兴县与浙能长兴发电有限公司创新合作模式,采用“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定向直供”方式,将处理达标的市政污水直接引入电厂。
 
  政府投资3400万元,在城市污水厂原有AAO工艺基础上新增ABFT(曝气生物流化池)深度处理单元,并铺设1.8公里专用输送管网、建设提升泵站,打通了污水资源化利用的“最后一公里”。企业则投入9000万元,建成长江以南地区首个再生水工业化利用系统,将深度处理后的市政污水用作发电厂循环水补水。
 
  项目自投产以来已稳定运行十余年,累计减少污水排放1.7亿立方米,削减COD排放约5310吨、氨氮排放约603吨,不仅降低了企业用水成本,显著提高了水资源利用效率,还为区域腾出了宝贵的生态空间指标,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双丰收。
 
  平湖市:再生水专供破缺水之困
 
  地处水环境敏感和水质型缺水地区的平湖市,面临用水和排污指标紧缺的双重压力。当地精准施策,建设3万立方米/日的东片工业水厂及9公里供水管线,对耗水量较大、水质要求高的卫星能源、独山能源两大化工企业实行再生水专供。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采用的“超滤+反渗透”深度处理工艺,将氯离子、硫酸盐、总硬度等关键指标限值较国标降低85%以上,有效提升了水质。用水企业使用高品质再生水后,生产用水循环利用次数提高4——5倍,使排水量减少25%以上,年节省排污费近1000万元。2024年,该项目再生水利用量1107万立方米,占全市工业用水总量的14.1%,年削减污染物总量约1300吨,缓解了当地水资源、水环境压力。
 
  绍兴市柯桥区:“混”出工业新水源
 
  绍兴市滨海工业区印染产业集聚,用水量大、废水排放多,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2022年,柯桥区以水务集团作为实施主体,启动15万吨/日再生水利用项目,改造绍兴水处理公司增压泵站、铺设输水管线、改进水厂生产工艺等。
 
  项目将生活污水处理后的出水与河网水以适当比例混配,形成水质指标优于河湖原水的“第二水源”供给工业用水。自2023年3月通水以来,项目累计取用再生水达1.26亿吨,覆盖滨海工业园区270余家企业,推动全区再生水利用率跃升至28%以上,每年可为水务集团节省用水成本约2400万元,为长三角地区水资源集约利用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柯桥经验”。
 
  义乌市稠江工业水厂:智能调配巧“开源”
 
  义乌人均水资源量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仅为全省平均的三成,缺水隐忧常在。如何保障众多工业企业不与民争水?再生水利用是破题关键。
 
  义乌于2015年启动建设稠江工业水厂,总投资8200万元。水厂以义乌市第一污水处理厂尾水为水源,通过“超滤+反渗透”双膜处理工艺深度处理,总供水能力达3万立方米/日。其配套建设的50余公里再生水供水管网和沿线建造的40余台智能取水机,为管网范围内的印染、电镀、光伏等高用水行业提供便捷优质的再生水服务。
 
  以水厂的最大用水户晶澳太阳能公司为例,其平均每天超1.2万吨的用水中,1.1万吨都来自再生水,每年优质自来水的置换率达到80%至90%。据测算,稠州工业水厂再生水供应,每年可为企业节约用水成本约1400万元,同时有效缓解区域内水资源保障压力。
 
  来源:厅水资源处、北仑区水利局、长兴县水利局、平湖市水利局、柯桥区农业农村局(水利局)、义乌市水务局
 
  原标题:中水回用,中不中?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上一章:2025年注册环保工程师报名考试时间定了...
下一章:淮北市濉溪县“秸”尽所能 解锁农业废弃物的绿色财富密码...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7507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

新闻内容更多

广告位

一周排行更多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