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应对夏季臭氧污染,亳州市全面推进工业企业污染治理,以治污为重、减排为要,助力夏季空气质量改善,实现臭氧污染“削峰延时”,截至8月中旬,全市PM2.5年均浓度34.7微克/立方米,同比改善10.3%;优良天数比例为72.5%,同比增加5天。
以排查促整治。
组织执法与行业专家开展“综合一次查”,排查企业237家,发现无组织排放、活性炭失效、应急清单未更新等问题企业89家,现场指导整改。依托非现场监管平台,组织企业填报、集中指导、现场帮扶摸排治污设施信息,筛查发现27家低效失效设施企业,移交属地跟踪闭环整改。
以监管促规范。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运用用电监控、在线监测等科技手段,全天候实时监管企业生产及治污设施运行情况,通过短信、电话等方式发送治污设施开启提醒458家次、废气达标排放预警1500余家次。指导410家VOCs企业更换活性炭,检测加油站卸油口密闭性25家、油气回收系统44家,指导整改密闭点泄漏14家、回收设施不达标15家,减少挥发性有机物排放。
以协商促减排。
制定《亳州市2025年夏季环境空气质量提升工作方案》,推进综合施策,加强气象会商,做好分析研判,及时发布34次臭氧超标风险提醒,做好高温时段加油站错峰卸油、涉VOCs施工工序错峰作业引导,做好VOCs与NOx协同减排,抑制臭氧生成,助力夏季优良天数比率提升。
原标题:亳州市多举措助力夏季气质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