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消毒设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消毒设备网 > 新闻资讯 > 人物公益 > 马鞍山市和县“三水”攻坚:治理有“数”,生态生“金”

马鞍山市和县“三水”攻坚:治理有“数”,生态生“金”

2025-09-02 来源: 第三方 浏览量:93

马鞍山市和县“三水”攻坚:治理有“数”,生态生“金”

  马鞍山市和县锚定农村人居环境升级目标,以“系统治理、精准施策、长效管控”为抓手,全力绘就水清岸绿的江南水乡新画卷。
 
  全域治水,攻坚见“数”。构建县、镇、村三级立体治水网络,通过综合措施累计完成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6条,其中2025年已完成7条,剩余10条正加速推进施工,年度治理率达41.2%,县域整体治理率突破78.2%。通过“周督查、月调度、季通报”全周期管理机制,县生态环境分局组建督查小组,常态化开展现场督导,上半年已开展现场督查18次,以数据化管控确保工程高效推进。
 
  长效护水,创新立“制”。创新推行“水面生态保护保证金”制度,将水质养护转化为量化指标,累计完成9条农村黑臭水体生态保护保证金试点发包工作,共收取水质保证金2.1万元,氨氮浓度直降53%,水体透明度提升40%,形成“以金护水”的良性循环。同步将水体管护写入村规民约,明确村民护水责任与义务,组织村民参与日常巡查、垃圾清理,以群众监督提升治理实效。
 
  生态活水,融合生“金”。探索“生态治理+产业融合”模式,实施“养莲净水”工程。香泉镇依托莲藕种植基地构建生态净化系统,在3个行政村12个塘口种植荷花、睡莲7300余株,打造30亩生态净化系统,有效吸附水体中的氮、磷等污染物,既净化水质又带动莲藕种植产业,形成“以水兴农、以水美村”的发展模式,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
 
  下一步,和县将深化“源头管控—过程治理—末端利用”全链条模式,重点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拦截和生态缓冲带建设,确保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成果长效保持,为乡村振兴注入可持续的绿色动能。
 
  原标题:马鞍山市和县“三水”攻坚:治理有“数”,生态生“金”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上一章:《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公布!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下一章:淮安:系统谋划 协同发力 纵深推进新污染物治理...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75753.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

新闻内容更多

广告位

一周排行更多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