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淮北市、沧州市、安阳市结合产业特点,对电力、钢铁、印染等大型用水户开展再生水“点对点”供应,淮北市工业企业年均再生水利用量达3051万吨,占全市工业用水总量30%;沧州市2024年再生水工业利用量达到1048万吨。
嘉峪关市全面推动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和矿井水深度处理,并实现100%回用于工业补水和绿化用水,大力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低效向节约集约转变,做好更大“水”文章,实现更多“绿”效益。
唐山市南堡经济开发区实施了集中污水资源化项目,通过建设“新水岛”大力开发利用“第二水源”,污水回用率达到70%,实现了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多赢。
克拉玛依市强化石油石化领域再生水利用,推动工业园区废水零排放,同时鼓励荒漠绿化再生水利用,积极推进工业原料作物、食物链外作物等再生水灌溉,构建系统、安全、环保、经济的再生水利用格局,建设场景多元、供需平衡的再生水利用体系。太原市、晋城市等积极探索再生水用于农田灌溉使用。
原标题:再生水利用重点城市经验案例(三)——抓住重点领域和环节,扩大再生水利用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