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消毒设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消毒设备网 > 新闻资讯 > 市场行情 > 专家解读!以技术创新驱动机电产品再制造升级

专家解读!以技术创新驱动机电产品再制造升级

2025-09-24 来源: 第三方 浏览量:18

专家解读!以技术创新驱动机电产品再制造升级

  机电产品再制造作为工业循环经济的核心领域,既是破解“重制造、轻循环”产业困局的关键路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生态环境部等三部门联合发布的《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5年版)》(以下简称《目录》)中,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板块的六项核心技术,以“全生命周期效能提升”为核心,构建了从关键部件修复到整机性能升级的完整技术体系,为我国机电行业绿色转型提供了可落地、可推广的实践方案。
 
  我国是全球最大的机电产品制造国和使用国,仅工业电机保有量就超30亿千瓦,每年报废机电装备超千万台套。但行业发展与资源规模、市场需求严重不匹配:传统维修仅能简单恢复装备功能,无法解决精度衰减、寿命缩短等核心问题;受技术瓶颈、标准缺失制约,我国机电装备再制造率不足10%,远低于发达国家30%以上水平,大量退役装备未进入循环体系,造成钢材等资源严重浪费。
 
  《目录》恰逢其时,聚焦矿山、冶金、高端制造等重点领域,以“技术突破—效能升级—绿色转型”推动行业从“被动修复”向“主动再造”跨越,既为退役装备循环利用提供路径,更通过提升再制造产品精度、寿命与能效,实现“变废为宝”到“化废为优”的质变,为破解行业发展瓶颈提供关键支撑。当前机电再制造产业虽已起步,但在技术应用、标准规范、市场认知等方面仍存在突出短板,而《目录》的核心价值正在于以技术创新为突破口,瞄准产业核心痛点构建解决方案,其收录的技术并非零散的工艺叠加,而是围绕行业短板形成的系统性技术矩阵。具体来看,《目录》收录的六项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形成了覆盖“大型装备—精密部件—通用设备”的技术网络,其创新价值体现在三个维度:
 
  一、从“尺寸恢复”到“性能跃升”的质变
 
  突破传统再制造“修旧如旧”的局限,通过材料创新与工艺优化实现性能超越。机械装备耐磨部件再制造采用自主研发的梯度堆焊材料,熔敷金属硬度超60HRC,600℃高温下仍保持50HRC以上,耐磨性较行业水平提升20%;热轧板带线轧辊堆焊技术通过过渡层与工作层的梯度设计,使轧辊使用寿命翻倍,每根可替代5根新制轧辊,节材率达83.3%。
 
  二、从“经验修复”到“数字赋能”的升级
 
  大数据与精密检测技术的应用,让再制造进入“精准修复”时代。矿用液压支架再制造通过大数据分析设备工况,优化修复方案;高精密齿轮箱再制造采用激光三维扫描与数字散斑干涉技术,实现≤10μm的微观变形检测精度,较国内水平提升一倍。这种“数据驱动”模式,使再制造从依赖技工经验转向标准化、智能化操作。
 
  三、从“单一领域”到“跨行业适配”的拓展
 
  技术方案兼顾通用性与场景特异性,实现多领域覆盖。旧电机永磁化再制造适用于建材、矿山、油田等多行业,通过转子结构优化,功率因数提升至0.90—0.98;高精密齿轮箱再制造已在风电、冶金、水泥等行业落地,1.5MW风电齿轮箱年减碳达42315吨CO₂e,碳排放降低46.52%。这种“一技多能”特性,大幅提升了技术推广的经济性。
 
  《目录》中机电产品再制造技术的价值,绝非停留在“技术先进”的理论层面,更需打通从“实验室”到“生产线”、从“单点应用”到“产业普及”的关键链路。当前再制造行业面临技术落地成本高、产业链协同弱、市场信任度不足等现实阻碍,若仅依靠企业自发推广,易陷入“技术孤岛”困境。因此,需以系统性思维构建多维度支撑体系,通过政策引导破除制度壁垒、标准建设规范产业秩序、市场培育激活需求潜力,形成“技术突破—政策护航—市场响应”的良性循环,真正将《目录》技术的精度优势、节能优势、成本优势,转化为机电再制造产业的规模优势、竞争优势、生态优势。具体可从以下四方面发力:
 
  一、完善标准体系与评价机制
 
  我国机电再制造已具备标准与认证基础,2012年起实施《机械产品再制造 通用技术要求》等国标,后续细化标准陆续出台;2010年起依据《再制造产品认定管理暂行办法》,由专业机构开展认定。结合《目录》需进一步优化整合更新现有标准,加快制定《机电产品再制造通用技术规范》,明确质量分级、检测方法及环保要求,进一步细化认证制度,以权威背书强化市场信任。
 
  二、强化产业链协同与平台建设
 
  依托产业集群建设“机电再制造产业园区”,整合回收企业、检测机构、修复厂商等资源,实现“旧品回收—检测—修复—再利用”的无缝衔接。搭建“再制造技术共享平台”,开放激光熔覆参数库、主轴精度检测算法等关键技术资源,降低中小企业技术应用门槛。
 
  三、优化政策支持与市场培育
 
  扩大再制造产品政府采购范围,在矿山、冶金等行业推行“以旧换再”试点,通过财政补贴降低企业应用成本。加强消费者教育,通过“再制造产品性能对比展”等形式,破除“再制造即二手货”的认知误区。
 
  四、推动技术迭代与国际接轨
 
  围绕《目录》技术开展持续研发,如探索航空发动机、机器人等高端装备再制造技术,突破“卡脖子”环节。积极参与国际再制造标准制定,将液压支架再制造、电机永磁化改造等技术转化为国际标准,提升产业话语权。
 
  机电产品再制造不仅是“变废为宝”的资源循环方式,更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目录》的发布为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随着技术的规模化应用与产业生态的不断完善,我国机电再制造产业将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跨越,为全球工业绿色转型提供“中国方案”。(机械工业环保产业发展中心主任 贾中华)
 
  原标题:《国家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先进适用工艺技术设备目录(2025年版)》专家解读之二:以技术创新驱动机电产品再制造升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上一章:没有了!
下一章:格林沃特预中标中铝山东新材料熟料窑脱硝催化剂采购...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7667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

新闻内容更多

广告位

一周排行更多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