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保护实用技术2024-J-34
基于功能肥料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
申报单位
环保桥(湖南)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推荐单位
湖南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适用范围
南方酸性中轻度镉污染耕地安全利用
工艺路线
本技术工艺路线包括八个方面,具体如下。
1.采土样检测:按照每15亩一个点(单元)的密度布设采样点,用五点法采集拟修复农用地土壤样品,分析pH、有机质、全镉、有效镉等理化性质;
2.计算药剂用量:评估土壤污染程度及相关理化性质,并结合土壤调理剂性质计算每个单元的土壤调理剂用量;
3.土壤调理剂施用:各单元农用地按照计算出来的用量施用相应土壤调理剂,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足量均匀撒施;
4.分散混匀:采用机械旋耕,使土壤调理剂与耕层土壤充分混合;
5.稳定熟化:浇适量水,保持土壤湿润3天以上,使土壤调理剂在土壤系统中稳定熟化;
6.适时种植:在土壤调理剂施用5天以后,在相应地块上可播种或种植水稻;
7.叶面阻控剂喷施:在分蘖期、孕穗期两个时期各喷施一次叶面阻控剂;
8.作物成熟检测:在农作物成熟时期,以单元(15亩)为单位采集农产品样品检测镉含量,并根据达标情况分类处置。
技术特点
1.综合防控,效果更优。一方面通过土壤调理剂的沉淀、微孔吸附、离子交换、拮抗等作用钝化土壤镉;另一方面,通过叶面阻控剂阻滞作用降低作物对镉的转运。即通过控吸收、阻转运这两个立体时空上的关键环节可大幅降低稻米中镉含量。
2.适用性、广谱性好。一方面,虽然土壤的空间异质性较强,土壤镉污染成因也不尽相同,但本技术所采用的土壤调理剂具有沉淀、微孔吸附、离子交换、拮抗等多重功效,对于各种土壤中的镉均具有良好的钝化作用;另一方面,各品种水稻均能从叶面吸收硅,并在之后形成硅化细胞,阻碍镉的转运。
3.可操作性强。本技术两个关键环节均以物化的药剂作为载体,实施过程受气候、地域等因素的影响较小,且便于量化。
应用效果
1.效果突出。稻米镉降幅稳定在55%以上,高于同行10~20个百分点。
2.适用面广。适用于红壤、黄壤等土壤类型,适用常规稻、杂交稻等各种水稻品种。
3.成本低廉。每亩成本低于同行100元~200元,不需挖土、换土,只需原位旋耕、喷施,可边生产、边修复,不影响正常的农业生产。
4.安全环保。主要原料采用天然矿物质或环境友好物质,并严格限制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
5.功能多样性。不仅能有效降低土壤镉活性、降低农产品镉含量,还能改良土壤土质、增强农产品品质。
应用案例
2018井研县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项目、2020年江山市中轻度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项目、2020年上杭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区建设项目、大田县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集中推进区实施项目、南宁市2020年农用地安全利用技术集成示范区建设项目。
申报单位联系信息
单位名称:环保桥(湖南)生态环境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原标题:环保新质生产力|基于功能肥料的重金属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