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宣城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以法治为引领,围绕生态环境保护中心工作,在审核审查应诉、推动法治建设等领域精准发力,通过“高质效审查、全链条应诉、系统性普法”的治理模式,为守护宣城的蓝天、碧水、净土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生态法治答卷。
高质效审查筑防线,精准服务减负担。
在重大案件审查上提质,严格落实案件法制审核制度,全面推行电子案卷送审、书面意见邮寄送达的“零跑腿”模式,减少基层往返成本。2025年以来,已高效审核重大生态环境案件26件,审核通过率100%,确保每一起案件都经得起法律检验。在合法性审查上提效,针对各单位送审的项目,细致分析项目性质与内容,从服务管理、保障生态安全的角度依法提出审查意见。2025年以来,共完成7项送审项目的合法性审查,为项目合规推进提供精准法治指引。在公平竞争审查上提标,将公平竞争审查纳入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学习内容,同时纳入采购文件审查硬性要求,从源头防范行政垄断与不正当竞争。2025年以来,累计审查政策措施2件、存量文件自查2件、采购文件28件次,实现审查全覆盖、无死角。在法律顾问作用上提能,坚持“为用而聘、以用促效”原则,对全系统2024年度法律顾问服务质量进行全面考评,完善“民事合同专审+处罚案件联审+重大事项协审”机制。组织8名系统内法律顾问审查案件102件、合同15件、其他文件5件,法律顾问成为生态法治建设的“智囊团”与“把关人”。
全链条应诉守底线,依法维权护公正。
面对生态环境行政诉讼案件,坚持“主动应对、精准答辩”,以全链条分析、关键点突破的应诉策略,维护生态环境执法权威与法律公正。在泾县某公司不服二审判决申请再审一案中,宣城市生态环境局组建应诉团队,对案件事实、法律适用、执法程序进行全链条梳理,精准定位再审申请的争议焦点与薄弱环节,指导泾县分局完善答辩材料、准备举证证据。最终,经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裁定驳回该公司的再审申请,有力维护了生态环境执法的合法性与严肃性,为全市生态环境领域行政应诉工作树立了“精准答辩、依法维权”的标杆。
系统性普法强根基,法治建设谋长远。
针对上位法要求与基层工作需求,起草印发《宣城市生态环境系统部门规范性文件内部管理办法》,配套制作简版流程图,明确规范性文件制定的流程、时限与责任,让基层“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同时,全面开展素养提升全覆盖,分层分类开展法治培训与普法活动,组织2025年度专门法律知识考试、系统内案卷评查,积极参与全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与依法行政能力技能竞赛;围绕“12.4全国法制宣传日”“民法典宣传月”等节点,开展进企业、进社区的普法宣传活动,累计覆盖群众超万人次,实现“执法人员法治素养提升、社会公众生态法治意识增强”的双重目标。在此基础上,开展星级执法人员评选活动,以“以评促学、以评促干”激发了执法队伍活力。
原标题:宣城市法治赋能生态治理守护“美丽宣城”碧水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