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2-09 来源: 消毒设备网 浏览量:1150
厦门发布地热开发利用规划
(一)厦门市地热资源概况
截至2013年底,厦门岛内外共发现14处地热温泉资源。厦门不仅地热温泉资源丰富,而且水量较大,允许开采量达到34240立方米/天;地下热水温度较高,基本在40摄氏度以上,杏林湾温泉地下水温度高达93摄氏度。同时厦门温泉水质多元,有淡有咸,含有二氧化碳、硫化氢、偏硅酸、氟等化学成分,具有较高的医疗理疗价值。厦门地热温泉资源呈山海分布,很有特色,不仅山里、山前有地热,河床、河岸有温泉,而且海滩、海域也有地热。一些温泉开发项目更是颇具规模,集美、翔安、同安等地还有部分温泉正在规划中。
(二)厦门市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概况
1、地热资源开采现状:截至2013年年底,全市14处地热区中有5处已取得采矿权证,占总量的35.7%,每处地热矿区只设立一个采矿权证。其中有4处地热矿区进行了地下热水开采,日开采量达4700m3/d,占全市日可开采量的13.7%。
2、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截止2013年年底,全市利用地热资源的单位和个人有17家,利用地热资源的项目有20项。
3、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目前主要用于休闲旅游产业、温泉酒店、温泉地产,此外还用于地震观测。
(三)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的主要成效
通过调查工作,提供地热田13处(东孚、东瑶合并做为一处),其中3处为调查新发现的地热田;提供地热异常远景区8个。经统计,调查报告确13处地热田,地热资源允许开采量达44187m3/d,经评审允许开采量达34240m3/d。该调查项目于2008年12月通过了由福建省*土资源厅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2009年12月,我市开始对??湖地热异常远景区进行勘查,2011年2月,在??湖北岸发现新的地热田,确定地热资源允许开采量可达3310m3/d,水温39℃。
(四)地热资源勘查及开发利用的形势
1、目前我市地热资源实际开发量占比较低(占允许开采总量的30%),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和可挖掘潜力;2、在地热资源开发的层次方面比较单一,如浅层地热能利用仍属空白;3在地热资源开发利用的用途方面集中用于休闲旅游、温泉酒店及温泉地产等产业,温泉旅游产品结构单一和雷同化,有待按资源禀赋特征进行梯级利用;4、部分地热区存在村民就近利用温泉的情况,有待加强管理、完善规划、有序开发。
二.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的规划目标
(一)2015年规划目标
继续进行东孚温泉、杏林湾温泉、五缘湾温泉、汀溪温泉等四个温泉旅游产业聚集区的建设;做好东山、云头(东塘)、内??等温泉开发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其中1个温泉启动开发利用。
(二)2020年规划目标
继续对四个温泉旅游产业聚集区进行品牌塑造,推动厦门打造成*际知名的温泉旅游目的地;对东山、云头(东塘)、内??、后埔、汤里等温泉进行开发和利用;做好一甲、大嶝、凤南、??等温泉开发利用的前期准备工作,同时确保大嶝温泉开发利用进度与厦门第二机场建设进度相匹配;争取建立1~2个浅层地温能利用示范项目。
(三)2030年展望期
将东山、云头(东塘)、内??、后埔、汤里等温泉开发利用项目发展成熟,进入品牌塑造期;一甲、大嶝、凤南、??等温泉进一步培育市场;待条件成熟将推广浅层地温能利用项目。
三.温泉资源开发利用的空间规划
(一)总体布局
为充分发挥厦门地热(温泉)资源优势,调整温泉产业结构,创新温泉开发项目,结合厦门市地热资源及温泉产业分布的状况分析,形成“两轴两带五区多组团”的空间布局。
1、“两轴”
根据厦门市城市远景发展要求,规划形成两条温泉旅游发展轴。即以集美杏林湾试点为中心,连接海沧-集美-翔安三个行政区的东西向发展轴以及连接本岛-集美-同安三个行政区的南北向发展轴。
2、“两带”
结合厦门城市远景发展要求,充分考虑厦门市温泉资源水质特征、周边环境、分布状况,规划形成两个温泉带,即南部滨海多元文化体验温泉带和北部森林山体休闲温泉带。
南部滨海多元文化体验温泉带:大致沿海沧东孚-集美杏林-翔安内??-翔安大嶝以南展开的温泉带。这一带的项目支撑点目前主要是东孚地热点(日月谷温泉)、杏林湾地热点及位于翔安南部新城核心区域的东山地热点等温泉资源;结合厦门本岛的辐射优势,打造精品温泉旅游,综合开发利用温泉资源配套新城建设,打造温泉开发利用示范基地,形成滨海多元文化体验温泉带。
北部森林山体休闲温泉带:大致沿同安凤南、同安洪塘以北展开的温泉带。将已开发的坤泽洋地热点(汀溪温泉小镇)作为中心辐射点,带动周边沿线生态民俗温泉旅游,未来重点开发云头、一甲、后埔、凤南地热点。依托同安古县城悠久的文化历史底蕴,把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自然资源与当前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结合起来,打造具有独特的生态文化和历史内涵的山体休闲温泉带。
(三)“五区”
根据厦门城市空间发展规划要求,以厦门现有的多个温泉度假休闲项目为载体,带动周边区域温泉休闲旅游业,形成五个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即东孚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汀溪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杏林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东山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和五缘湾温泉旅游产业集聚区)。
(四)“多组团”
按照温泉产业布局合理化的要求,温泉产业聚集区外的温泉资源可根据自身特色,规划形成多组团(即内??温泉组团、云头(东塘)温泉组团、洪塘温泉组团、后埔温泉组团、汤里温泉组团、凤南温泉组团、一甲温泉组团、??温泉组团和大嶝温泉组团)。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9708.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