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消毒设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消毒设备网 > 新闻资讯 > 人物公益 > 罗马尼亚宣布免除储能输电费和绿色证书费 全球竞赛再升级

罗马尼亚宣布免除储能输电费和绿色证书费 全球竞赛再升级

2025-07-16 来源: 第三方 浏览量:17

罗马尼亚宣布免除储能输电费和绿色证书费 全球竞赛再升级

  2025年7月8日,罗马尼亚国家能源监管局(ANRE)宣布免除储能资源从电网充电后回馈电网的电量相关费用,包括输电费和绿色证书费用,但技术损耗(如转换效率损失)仍需付费。这一政策旨在解决长期阻碍储能发展的“双重征税”问题——即储能充电时支付电网费用,放电时又被视为新电力再次收费。以下从本土与全球双视角分析其影响:
 
  ? 一、对罗马尼亚储能行业的直接影响
 
  1. 激活项目经济性,加速投资落地
 
  此前,双重征税使储能运营商成本增加约15%-20%,挤压项目收益空间。新规通过免除回馈电网部分的费用,直接降低储能系统充放电成本,提升投资回报率。结合罗马尼亚已有的1.5亿欧元电池补贴计划,政策组合拳将吸引更多企业布局大型储能项目,推动该国实现《2025-2035能源战略》中“平衡电网与整合可再生能源”的目标。
 
  2. 倒逼技术创新,优化系统效率
 
  政策明确技术损耗(如逆变转换损失、电池往返效率不足导致的损耗)仍需缴费。这将促使企业优先选择高往返效率技术(如锂电系统效率>90%),并加速研发低损耗储能方案。同时,电网运营商被赋予“明确报告义务”,推动数据透明化,为智能调度奠定基础。
 
  3. 促进风光储协同,助力能源转型
 
  罗马尼亚太阳能年辐照度高达1600kWh/m²,但波动性制约消纳。新政通过降低储能成本,强化“可再生能源+储能”模式的经济可行性,尤其利好与现有风光电站配套的储能项目(需吸收至少75%可再生能源电量)。
 
  ? 二、对全球储能行业的示范与连锁效应
 
  1. 政策创新模板:破解双重征税难题
 
  双重征税是欧美多国储能发展的共性障碍。例如德国曾因重复收费导致工商业储能项目延期。罗马尼亚作为欧盟成员国,其政策设计为其他国家提供参考:
 
  - 精准豁免对象:仅限“电网充电-回馈电网”电量,避免政策套利;
 
  - 明确责任划分:电网运营商承担报告义务,降低监管成本。
 
  此举可能推动欧盟统一储能收费框架,加速《欧洲绿色协议》落地。
 
  2. 刺激新兴市场储能投资
 
  中东、澳洲等地区正复制类似政策。例如沙特在招标24GWh储能项目时,同步讨论税费减免;澳洲新增30%补贴配合税费优化,推动户储需求激增。罗马尼亚案例验证了“政策松绑+经济激励”的有效性,新兴市场或效仿以吸引中资企业(如宁德时代、比亚迪)本地化投资。
 
  3. 加剧技术竞争与全球化布局
 
  - 效率竞赛升级:因技术损耗仍需付费,全球厂商将聚焦提升电芯循环寿命与系统效率(如宁德时代500Ah电芯、液冷储能技术);
 
  - 产能出海加速:中国储能产能过剩(2024年产能750GWh vs 需求266GWh),罗马尼亚等市场门槛降低后,头部企业或通过东南亚基地迂回进入欧美,规避关税壁垒。
 
  ? 三、挑战与未来展望
 
  - 本土挑战:罗马尼亚需配套电网升级以支持储能规模化,并防范豁免政策可能引发的套利行为(如虚假放电报告)。
 
  - 全球启示:政策需与电力市场改革协同。如中国取消“强制配储”后转向现货市场交易,新加坡允许储能参与需求响应计划,未来罗马尼亚或进一步探索储能参与电力现货市场的机制。
 
  当政策壁垒被破除,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的竞速将成为行业下一阶段的主旋律——唯有兼具效率与经济性的玩家,方能在能源转型的浪潮中锚定未来。
 
  注:本文由AI生成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环保在线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上一章:三峡集团辽宁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将成立...
下一章:北京市朝阳区2025年节能减碳项目征集中...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74192.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

新闻内容更多

广告位

一周排行更多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