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全面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要求,紧紧围绕习惯过紧日子要求和全方位提升公共机构能源管理效能这一核心任务,秉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理念,持续探索“打包托管”式能源费用托管创新模式,为破解中小型公共机构长期以来面临的财政资金短缺、项目规模有限、空间分布零散、投资效益不高以及能源管理基础薄弱等难点与堵点问题,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解决方案。
深化顶层设计 确保规范实施
在政府引导层面,充分发挥顶层设计的关键作用,通过政策支撑与流程规范的协同发力,为能源费用托管模式的推行筑牢根基。一方面,在政策制定过程中注重前瞻性与实操性的有机结合,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先后出台《北京市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实施办法》、《北京市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实施办法的补充通知》,对托管范围、服务标准、实施流程及权责划分等关键内容作出明确规定,为公共机构实施能源费用托管提供了清晰明确的管理要求和系统全面的实操指南;另一方面,建立健全市、区两级机关事务部门联动机制,通过组织专题培训解读政策要点、开展现场调研解决实际难题、搭建交流平台分享成功经验、提供全流程专业指导等多元化方式,进一步激发全市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费用托管的积极性与主动性,确保政策在执行过程中的精准落地。
激发市场活力 助力绿色转型
在市场运作层面,北京市房山区机关事务服务中心主动挖掘并激发市场机制的潜在活力,调动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公共机构节约能源资源工作,加快促进辖区内公共机构绿色低碳转型进程。实践中坚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的策略,在房山区精神卫生保健院和周口店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源费用托管试点取得成功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引导并成功推动大安山乡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多家公共机构自主联合,采用“打包托管”模式,通过市场化机制引入一家熟悉医疗卫生行业用能特点的专业节能服务公司,统一实施能源费用托管服务。
这种模式实现了中小型公共机构在政府引导下的自主联合,将分散需求汇聚起来形成“规模效应”,有效增强了中小型公共机构的议价能力。选定的节能服务公司,在深入分析基准期能源消耗数据并结合实地踏勘情况的基础上,立足“过紧日子”、“节能降碳”、“供暖成效”等关键指标,为各公共机构量身定制“节能诊断+改造升级+运营维护+费用托管”的全链条服务方案。新建蓄热式空气源热泵替代原有燃气锅炉和电锅炉,并通过定期监控能源消耗情况,动态负荷调节,充分利用夜间低谷电价时段蓄热等精细化运维措施,实现了技术节能、管理节能和理念节能的深度融合。
项目运行平稳 实现双方共赢
采用“打包托管”模式后,取得了显著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初步构建起公共机构、节能服务公司“共赢”的良好局面。
从公共机构角度来看,一是全程零投资且免除运维负担,托管期满后还能无偿获得全部设备所有权,有效化解了改造资金不足和能源管理基础薄弱问题;二是改造后用蓄热式空气源热泵替代原有燃气锅炉,运行安全性和可靠性大幅提升;三是供暖体验得到切实改善,总托管服务面积达5.87万平方米,供暖周期延长,供暖温度和稳定性均有明显提升;四是节能降费成果斐然,经测算,年节约用电76万千瓦时,节省燃气45万立方米,折合标准煤692吨,能耗降低67.34%,减少碳排放1436吨,节省财政资金173万元。从节能服务公司方面看,公司得以获取规模大、风险低、收益稳定的长期项目,为企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北京市房山区中小型公共机构“抱团取暖”的创新实践,探索了“打包托管”节能服务的新模式,总结出一套适配中小型公共机构特点的能源费用托管流程,实现了能源的高效利用与成本的精准管控,提升了节能专业化水平,成为区域节能领域的典型范例。在前期“打包托管”项目的示范带动下,房山区其他乡镇也相继与节能服务公司签订能源费用托管合同,正在有序实施节能改造,为中小型公共机构践行新修订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切实落实过紧日子要求,推进节能降碳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借鉴,也为下一步在全市范围内广泛推广奠定了坚实基础。(来源: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
原标题:北京市机关事务管理局:中小型公共机构“打包托管”节能降碳的成功实践——以房山区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