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消毒设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消毒设备网 > 新闻资讯 > 成功案例 > 20年淤泥处置权卖了8.39亿!网友:风险很大

20年淤泥处置权卖了8.39亿!网友:风险很大

2025-11-08 来源: 第三方 浏览量:5

20年淤泥处置权卖了8.39亿!网友:风险很大

  1 刚成立11天的本地国资,巨额拿下淤泥处置权
 
  2025年10月,黑龙江省一则关于水库淤泥的交易公告引发了全国性关注。据《黑龙江新闻联播》报道,齐齐哈尔市依安县上游水库和跃进水库20年的淤积物处置权,以8.39亿元的价格成功转让,创下了全国最高纪录,《黑龙江新闻联播》披露,拿下处置权的是本地国资齐齐哈尔泽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这笔“点泥成金”的交易一经发布就备受瞩目,它扭转了人们对“淤泥”的认知。
 
  据公告表示上游水库坝址坐落在依安县上游乡,位于嫩江左岸乌裕尔河支流泰西河下游,距县城10km,水库坝址位于北纬47°58'50"东经125°19'50";跃进水库位于依安县新发乡境内,距县城8km,水库坝址位于北纬47°48'47"、东经125°19'57.5"。
 
  上游水库淤积物水下自然方量531.54万立方米,经饱和含水率修正后资源化可利用方量(取较高孔隙度型土壤饱和含水率40%)404.04万立方米;跃进水库淤积物水下自然方量646.65万立方米,经饱和含水率修正后资源化可利用方量(取较高孔隙度型土壤饱和含水率40%)492.7万立方米。
 
  公告还将标出了相对应的营养元素含量:
 
  据《黑龙江新闻联播》介绍,总量超过1100万立方米的淤泥曾是当地最大的“心病”,不仅削弱水库功能,高昂的清淤成本和堆放难题更让当地不堪重负。在国家和省级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政策的指引下,这些富含营养的东北黑土区淤泥,完全可以从负担变成资源。
 
  据《黑龙江新闻联播》披露,拿下处置权的是齐齐哈尔泽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中国固废网从企查查获悉,齐齐哈尔泽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齐齐哈尔市国资委,其注册资本为27000万元,成立于2025年10月10日。这意味着这家企业刚刚成立11天就成功受让了超8亿的淤泥处置项目。
 
  刚成立的企业能承担金额如此大的项目吗?相关人士分析,其实很多这类的项目,企业都会拿受让的处置权来申请获得银行融资。
 
  如今年8月,黑龙江省铁力市东方红水库的淤泥拍出6000多万元,有知情人士透露,铁力市东方红水库6000万元的交易,就获得了某银行黑龙江省分行4500万元绿色贷款授信。这也是全国首例以生态环境开发为导向,让水库淤积物实现资源化利用的创新实践。
 
  本次齐齐哈尔两个水库的清淤权及淤积物处置权转让是黑龙江省的又一次创新尝试。齐齐哈尔市水务局副局长王杨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访时介绍:“我们还协调金融机构,贷款额度最高可达9亿元,贷款年限最长可达20年。”
 
  齐齐哈尔泽源环保产业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在接受《黑龙江新闻联播》采访时表示:“我们觉得花8个亿还是很值得”,并计划将其作为生产有机肥的“金矿”进行开发。并提到原材料供应可保障十几年,每年产值至少1 亿元。
 
  2 从黑龙江到全国:“三资三化”浪潮下的创新与争议
 
  齐齐哈尔盘活水库淤泥的实践被称为地方盘活国有资产的积极探索。本次盘活两个水库的淤泥后,当地也将直接增加了8.39亿元财政收入。
 
  财政收支矛盾突出,确实是目前全国多地迫切推进国有资产盘活,的核心难题之一。如10月16日湖北省提出的“一切国有资源尽可能资产化、一切国有资产尽可能证券化、一切国有资金尽可能杠杆化”的口号所示,这已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国务院国资委研究中心专家也指出,此举旨在缓解地方财政压力。
 
  回顾过往,地方政府的化债手段已从卖地、出让未来收费权,演进到如今更为广泛的“三资三化”运作。此外,随着各地加大盘活力度,优质的土地、厂房等实物资产趋于减少,地方又将目光转向了特许经营权、未来收益权等资产。
 
  国有资源的资产化并不是新事物,但国有资产的证券化、杠杆化,已经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国有资产盘活,而走向国有资产的金融化。这些其实都来自于地方政府强烈的化债动力。然而,这种创新探索也由于过程中的个别激进操作已经埋下了长期的隐患。一旦融资失败或项目停滞,还是要各地方兜底,变相增加了隐性债务。这种做法也许能解决短期内的地方债务问题,却将财政风险转移给了未来。从而引发了诸多争议和风险。
 
  例如,2023年广西南宁“天价停车费”事件中,停车管理公司依靠政府转让的道路停车位泊位经营权,将未来25年半的停车泊位费质押给两家银行,获得了72亿元融资;2024年11月,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出让低空经济特许经营权,以9.24亿元的价格,把“天”卖了30年。
 
  有业内人士尖锐地指出,一些项目可能仅仅是以特许经营为“幌子”进行融资。E20研究院执行院长薛涛在接受《华夏时报》采访时就曾提到,部分地方利用轻资产项目的特许经营权套现,并不符合传统概念,其本质是政府平台公司中标后去银行抵押贷款,这反而可能增加政府的隐性债务。
 
  2024年底,发改委1013号文发布,明确不得以盘活存量资产为名,将特许经营模式异化为地方政府、地方国有企业或平台公司变卖资产、变相融资的手段,严禁在盘活存量资产过程中新增地方政府隐性债务等各类风险。从政策层面出手,严控和最大化降低风险。
 
  从上文提到的相关案例来看,盘活国有资产、践行“三资三化”若想行稳致远,真正从长远角度解决根本问题,必须摒弃短期的金融操作,立足于可持续的长远发展视角。
 
  此次黑龙江省水库淤泥的高额交易,虽成功地将生态“负资产”转化为巨额财政收入,并强调了资源化利用的路径。看似实现了多赢的局面:银行放出贷款;受让方以较小的杠杆,拿下了一笔资产;地方则获得了高额的财政收入。但其“国资接盘、银行贷款”的杠杆模式,以及项目本身能否产生足够现金流覆盖成本并实现盈利,仍是待验证的命题。也有网友质疑,本次案例中“水库淤泥”的价值预估是否符合市场合理的估值?这起交易是否是一场地方借"三资三化"套取银行资金的游戏?也有声音指出,刚成立的国企就立即承担巨额交易,缺乏真实经营能力,看起来融资导向强于产业导向,重贷款、轻运营,项目“重立项、轻效益”。
 
  从长远来看,此类创新在缓解当期财政压力的同时,要避免将偿债压力转移至未来,带来新的隐性风险。因此,真正的成功并非在于一时的天价成交与融资套现,而在于能否构建一个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风险管控协同并进的良性循环。
 
  原标题:20年淤泥处置权卖了8.39亿!网友:风险很大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上一章:姜桂廷解除留置了,环保企业受到的影响怎么办?...
下一章:27个!潮州2025年工业节能专项资金入库项目名单揭晓...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78325.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

新闻内容更多

广告位

一周排行更多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