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消毒设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消毒设备网 > 新闻资讯 > 成功案例 >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强势 量产时间表逐渐清晰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强势 量产时间表逐渐清晰

2025-11-27 来源: 第三方 浏览量:18

固态电池板块表现强势 量产时间表逐渐清晰

  据东方财富研究中心,11月27日早盘,固态电池板块表现强势,板块中联得装备、壹石通、道明光学纷纷涨停;华自科技、海科新源、金银河、鹏辉能源大涨超10%。此外,截至11月27日10点40分,锂电池概念指数、动力电池概念指数、钠离子电池概念指数涨幅均超过2%,石大胜华、璞泰来、天赐材料等多家材料企业涨幅居前。
 
  消息面上,央视网报道称,国内首条大容量全固态电池产线已在广汽集团建成,目前正小批量测试生产。据介绍,全固态电池可达到400——500Wh/kg的能量密度,电量储存是液态电池的2倍多。另外,固态电解质的使用从源头上解决了电解液泄漏、挥发的问题,大幅减少了安全隐患,耐热温度超300℃,极大程度降低了火灾风险。
 
  近年来,我国从政策层面支持固态电池产业发展。今年2月,工信部等八部门发布《新型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将固态电池列为重点攻关方向,支持锂电池、钠电池向固态化发展。4月,工信部发布《2025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要加快全固态电池等标准研制。地方上,珠海、上海等地已发布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发展的具体行动方案,珠海更进一步明确到2027年形成固态电池产业集群,2030年实现批量交付以及产业形成初步规模。
 
  此外,还有消息称,为防止市场和消费者混淆半固态电池和固态电池,相关主管部门正酝酿出台一个新文件,将“半固态电池”统一命名为“固液电池”。
 
  放眼全球,2018年,欧盟发布《电池2030+》,提出加速固态电池等未来电池技术研发,目标到2030年电池耐用性和可靠性至少提升3倍;同年,日本发布《日本汽车电动化的基本政策和具体行动》,明确提出下一代电池的技术开发方向,主要包括固态电池和创新电池。
 
  2021年,韩国发布《K电池发展战略》,提出要提供税收优惠,推动2027年全固态电池实际商业化应用;同年,美国发布《锂电池国家蓝图(2021-2030)》,提出到2030年实现固态电池、锂金属电池规模化量产,能量密度达到500Wh/kg。
 
  全球竞赛背景下,开源证券认为,当前固态电池正逐步从实验室阶段到量产验证阶段发展,预计2025年底小批量装车试验,2026-2027年普遍装车试验。
 
  广汽集团表示,现在开发的全固态电池的能量密度比现有的电池能量密度高了近一倍。500公里以上续航的车使用之后达到1000公里以上的续航。计划是2026年可以进行小批量的装车实验,2027年到2030年期间,可以逐步地进行批量生产。
 
  按照中信建投等机构研报,半固态电池产业应用推进顺利,全固态电池预计将在2026年至2027年集中迎来中试阶段,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已步入商业化落地的关键阶段。
 
  截至目前,多家企业发布有关全固态电池的技术进展,并给出量产时间表。
 
  宁德时代在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如果用技术和制造成熟度作为评价体系(1分—9分打分),公司的全固态电池研发项目目前处于4(分)的水平,目标是到2027年达到7至8(分)的水平,有望实现小批量生产全固态电池。”
 
  欣旺达表示,公司已经完成了容量达到20Ah、能量密度达到400Wh/kg以上的全固态电池小试。正在同步建设全固态电池产线,预计2026年实现量产,产能可达1GWh。
 
  亿纬锂能“龙泉二号”10Ah全固态电池已顺利下线,100MWh级中试线预计2025年投入运行。公司在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将按规划完成中试线建设并持续推进产品升级,第四季度将推出下一代产品。
 
  国轩高科首条全固态电池中试线已正式贯通,良品率达到90%,目前已启动第一代全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的设计工作。
 
  鹏辉能源的固态电池中试线正在建设中,公司透露建成后将尽快启动中试生产,当前已积累不少意向客户。
 
  上汽集团宣布,公司全固态电池已开启500天投产计划,厂房选址等工作已完成,后续将通过材料、技术、工艺的不断提升,率先突破全固态电池产业化难题。
 
  中科电气回应称,公司一直坚持在新能源材料领域围绕锂金属负极、硅碳负极等新型负极材料进行相关前瞻性研究和产品开发布局,致力于持续保持行业技术领先性。目前,公司硅碳负极已有产品在多家客户测评通过,准备进入量产导入阶段。
 
  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上海财经大学特聘教授胡延平表示,固态电池的量产,预示着“新能源2.0”时代启程。从更大的范围来看,固态电池的意义远不止于汽车产业,而是对包括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在内的现代产业群也有助推作用。中长期而言,固态电池量产后的规模效应,也将带来成本的快速下降,从而在各个产业市场领域打开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资料来源:东方财富、央视网、财联社、开源证券、中信建投、21世纪经济报道等
 
  申明:本站发布此信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行业信息,相关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环保在线力求但不保证数据的完全准确,如有错漏请以中国证监会指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媒体为准,本站不对因该资料全部或部分内容而引致的盈亏承担任何责任。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上一章:没有了!
下一章:宣城市绩溪县精心谋划“十五五”环保领域项目 持续擦亮“美丽”名片...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79106.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

新闻内容更多

广告位

一周排行更多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