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消毒设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消毒设备网 > 新闻资讯 > 成功案例 > 承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分步整改典型案例

承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分步整改典型案例

2025-10-21 来源: 第三方 浏览量:14

承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分步整改典型案例

  为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指导意见》(环办土壤〔2023〕24号)有关要求,加强经验总结和典型推广,推动先进适用技术转化应用,在生态环境部土壤生态环境司的指导下,生态环境部环境发展中心面向全国征集遴选了一批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整改、污水资源化利用典型案例,现予发布,供各地结合实际学习借鉴。
 
  案例名称 ◆
 
  承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分步整改典型案例
 
  ◆ 基本情况 ◆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共有行政村2449个,农村常住人口约134.99万人。承德地区农村基础设施薄弱,受地形制约村庄顺山沟散落,污水呈现“黑灰源头分离”产排特点,灰水集中收集难度大、治理成本高。截至2023年底,全市共有49座日处理能力20吨及以上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交付运行,其中19座存在分支管网或收水口不完善、设施设计规模偏大或工艺复杂、污水处理成本和运维成本虚高不下、设施老旧破损、设施建设与村庄发展规划不匹配等6类非正常运行问题。
 
  通过实地踏查,对照问题分析溯源3类设施非正常运行主要原因:一是收水系统不完善导致设施收水量不足而无法稳定运行;二是设施工艺、规模、出水标准选取不当而导致运行成本过高、地方运维艰难;三是设施年久破损、丧失服役功能或处理模式已不适应当前技术政策要求而导致设施已经没有整改运行必要。
 
  整改思路 ◆
 
  承德市认真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山区农村实际,按照“实事求是、生态优先、物尽其用”的总体思路,将“山水林田湖草沙”生态系统一体化治理理念融入设施整改措施,客观分析设施运行必要性,设身处地考虑属地政府在设施运维和整改中的实际困难,贴近村民生活习惯考虑接纳和使用的意见,务求把问题定精准、措施给精准,不搞花架势整改、材料式销号,保障设施非正常运行问题分类分步扎实整改溉。
 
  整改措施 ◆
 
  (一)问题分类认定,措施对号入座
 
  为了保障设施非正常运行问题认定评价科学可量化,紧盯导致设施非正常运行的3类主要原因,从收水扩容、成本优化两方面构建设施整改必要性认定矩阵;结合区域发展、设施服役年限、设施工艺和处理能力的现实匹配等情况设置量化指标,以综合得分确定“保留提升、改造整治、退出服役”3大整改方向及对应举措。实现问题分类认定可量化、“导航式”认定实操化。
 
  (二)分步推进,逐个击破
 
  1.堵排口,多利用。结合区域地表水环境质量管理要求,采取“堵排口,多利用”的方式,在设施末端加装或改造储水设施,拓展农田灌溉、农业回用、绿化养护、森林防火等资源化利用去向,实现点源排放到分散资源化利用的转变。
 
  2.定闹钟,提振整改决心。创新“定闹钟”服务,对涉及工艺模块改造、调整的设施设定分步启动时限“闹钟”,到时前采取优化前端收水措施提升运行效果,到时后启动工艺模块改造降低运行成本,既保障了设施整改分段发挥实效,又减轻了镇村顾虑和财政压力。
 
  (三)销号严格把关,效果长效跟进
 
  设施经属地乡镇政府、县区生态环境分局、运维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及县级人民政府分管负责同志审签后方可申请市级核查销号;市县生态环境部门采取四不两直调研方式,利用“全国农村环境整治成效APP”不定期建立效果回访任务链条,避免整改反弹。
 
  整改经验 ◆
 
  兴隆县六道河镇大苇塘村和前苇塘村都是潮河支流沿河村庄,两村各建有日处理能力80t/d设施1座,设施采用生物膜处理工艺,设施尾水达标排入潮河。近两年,受城镇化发展和承平高速征占拆迁影响常驻人口锐减,2023年底调研时大苇塘村常驻户降至460余户约1300口人,前苇塘村降至330余户约850口人。设施收水总量下降,并出现“潮汐式”村庄污水产排波动特征,实际处理能力约为30t/d,吨水处理和运维成本升高,且出水不能稳定达到排放管理要求。综合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质量管理目标,需对两处设施排口进行封堵取消。
 
  了解到这些情况后,市县生态环境部门指导镇干部按照“导航式”引导完成了两座设施非正常运行问题认定评价工作,两座设施综合得分均在85分以上,属于保留设施功能整改类。通过现场踏查,发现两座设施均建设于县级公路较近的位置,周边有村民种植土地,具备出水资源化利用的消纳条件,在详细了解设施占地情况后,研究制定了封堵排口、改造加装50立清水池收纳设施出水的改造方案。清水池出水口设置提升泵喷灌,出水用于设施所在区域灌溉。整改后,设施运维成本由8万元/年下降至6万元/年,削减COD排放约27.9吨/年,NH3-N约2.3吨/年。
 
  2024年4月在对设施整改开展回访调研中,市生态环境局了解到目前设施仍保持高工艺模式,出水资源化对设施管理和运维成本都存在浪费,镇政府在财政资金吃紧的情况下仍坚持高成本运行。市县生态环境部门上门帮扶,向镇政府宣讲“定闹钟”服务政策,解答镇政府相关同志的疑虑,在专家团队帮扶指导下,镇政府结合现有生物膜处理工艺设备的设计及运行参数,对两座设施启动降低工艺模式时限的“闹钟”,将现有工艺科学调整为A2O等简便处置工艺,预计节约运维投入约2万元/年;同时,在农业农村部门协调下,将设施周边符合条件的无害化设施上清液部分接入处理设施,最大限度提升了“闹钟”期限内设施的运行效率。2025年1月“闹钟”到时后,组织专家对设施状况开展综合评估整改。
 
  同时,县生态环境分局听取村民建议,花费35元就将喷灌装置改造成一个环绕设施场地的喷灌管路,管路预留喷射小孔并用“U”型铁固定在地面上,借助提升泵的压力,满足周边村民也想沾点“肥水”光的意见。
 
  2024年6月,两座设施又凭借位置优势,成功入选“以水灭火”应急取水保障点位,一旦周边发生火情,50立清水池就变身消防车取水点,有效解决了消防车远距离补水保障不足的实际问题;另一边,路政部门也找上门来商量取用尾水,尾水中的氮磷成分是肥沃土壤的肥料,用尾水来养护绿化带不仅节省用水,还能减轻育苗用肥的压力。就这样,原本犯愁排口封堵后没了去处的尾水,摇身一变成了“香饽饽”,也实现了潮河六道河段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零排口”“多利用”的整改目标。
 
  整改效果 ◆
 
  1.全面展开。截至目前,19座集中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已完成整改,其中核查销号12座、正在组织开展市级暗访核查4座,正在开展县级整改把关3座。全市12个县(市、区)完成举一反三全面排查2轮次,有效提高设施非正常运行问题发现和整改能力。
 
  2.典型带动。承德市生态环境局在兴隆县开展主题调研,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资源化利用“一户一策”调研成果为兴隆县统筹谋划美乡村整县建成提供科学参考;及时总结典型做法,兴隆县设施整改经验在全市生态环境系统交流分享,带动丰宁、滦平等县区参观交流后指导改进相关工作。
 
  3.基层接纳。通过设身处地为属地镇村干部出实招、划实策,纾解了镇村干部“想整改又怕整改”的矛盾心理,化解了属地政府不理解不配合的尴尬局面,措施接地气,不仅让基层整改少花钱、不花冤枉钱,还让村民认识到如何变废为“肥”,让设施整改的效果更有价值。
 
  原标题:承德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分类分步整改典型案例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上一章:海外贸易采购商的采购逻辑...
下一章:欣旺达第三代固态电池已完成400Wh/kg产品方案和工艺验证...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77534.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

新闻内容更多

广告位

一周排行更多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