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9日,2025膜产业发展大会暨中国膜工业协会30周年成果展在北京隆重开幕。来自政府部门、科研院所及涉膜企业的领导、专家、代表齐聚一堂,共同回顾中国膜产业三十年发展成就,探讨新形势下膜技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与前景。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原化工部副部长、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原会长李勇武,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麦村,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原二级巡视员、北京科技大学兼职教授杨尚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王瑞民,中国膜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根江等领导、专家出席本次大会。
大会由中国膜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继文主持,王秘书长指出,三十年来,我国膜产业实现了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跨越,目前膜产业产值已突破5000亿元,膜科技论文、专利申请及产业规模均跃居全球前列,中国已成为全球膜技术创新的重要推动者和市场规模最大的国家之一。
中国膜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王继文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在致辞中强调,膜产业已形成完整的创新链与产业链,在服务国家水安全、工业减排降碳、能源转型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他提出,未来膜产业应坚持创新驱动,加大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投入;聚焦绿色低碳,拓展膜技术在工业废水处理、氢能制备、二氧化碳捕集等领域的深度应用;推动跨界融合,构建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深化国际合作,提升中国膜工业的全球竞争力。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李云鹏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在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深入发展,膜技术正朝着功能化、智能化、集成化方向演进。面对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膜产业需加强材料创新、过程强化与多技术融合,把握新机遇、应对新挑战。
中国工程院院士高从堦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麦村也对膜产业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坚持创新驱动,提高研发能力。二是深化产业融合,构建现代化融合体系。三是拓展应用范围,服务国家重大战略。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麦村
在本次大会上,举行了2025年度“中国膜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共有33个项目获奖,其中“高性能空气净化膜材料、技术及装备”“锂电固废用高性能双极膜及资源化处理技术”“PEM电解水制氢膜电极与电解槽”等8项成果获一等奖,另有25项成果获二等奖,充分展现了我国膜科技在基础研究、产品开发与工程应用等方面的综合实力。
随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王瑞民,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北京化工大学教授李群生,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副院长郑宝山,中国膜工业协会理事长郑根江,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环研究分院主任白岩,以及多个领域的5家领军企业做了精彩的大会报告。其中郑根江理事长的报告“中国膜产业‘十五五’发展规划纲要总体思路”,对“十五五”期间膜行业主要发展方向及重点、主要任务及保障措施等进行了详细阐述。
中国工程院院士侯立安
大会报告主持人及演讲嘉宾
大会的对话环节,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邓麦村,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原二级巡视员杨尚宝,海南立昇净水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良刚,沃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志奇等行业见证者,他们围绕“行业情怀、时代价值、传承未来”展开了深入对话。
今年恰逢中国膜工业协会成立30周年,大会同期举办了“中国膜工业协会30周年成果展”,集中展示行业三十年发展成就,系统展示了我国膜材料、膜组件、膜系统集成及在能源、化工、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应用案例。
三十而立,再启新程。中国膜工业协会将继续凝聚行业力量,推动膜科技与产业在绿色低碳、融合创新中实现更高质量发展,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国家战略目标贡献膜行业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