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4年底,全国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合计装机容量已达到14亿千瓦,提前实现了2030年发展目标。新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增电力装机的主体。在此基础上,我国进一步提出了到2035年,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的新目标。
要在完成新能源规模高速增长的同时,实现新能源的有效消纳,必须有一整套系统性、深层次的机制创新来支撑。《关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调控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以促进我国新能源发展目标实现、新型能源体系和新型电力系统建设为宗旨,就“分类引导新能源开发与消纳” “大力推动新能源消纳新模式新业态创新发展” “增强新型电力系统对新能源适配能力” “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 “强化新能源消纳技术创新支撑”和“保障措施”等方面,系统性地提出了二十二条具体的完善新能源消纳和调控政策措施。其中,在“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部分,明确给出“拓展多层次新能源消纳市场化体系” “完善适应新能源参与电力市场的规则体系”和“创新促进新能源消纳的价格机制”等三方面的指导意见,并首次在国家政策文件中明确地提出“推动建立‘沙戈荒’、水风光新能源基地一体化模式参与市场的交易规则” “鼓励新能源外送基地各类电源整体形成送电价格”。
一、拓展多层次新能源消纳市场化体系适配新能源消纳和发展
新能源出力的波动性、随机性和间歇性给电力保供和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电力系统的传统运行方式和简单的电力市场机制难以适应新型电力系统运行的需要。缩短电力中长期交易周期、开展连续交易,便于新能源企业随着对新能源发电能力预测的更新及时调整其电力中长期合同,进行市场风险管理;电力现货市场和电力辅助服务市场能够提供有效的价格信号,激发用电主体及新兴主体的灵活调节潜力,优化配置短期电力资源;我国幅员辽阔,新能源发电资源分布不均,针对各地电力需求在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上的差异,充分利用跨区和区域内省间电力市场交易机制,同时推进“电-证-碳”市场协调发展,不仅可以最大限度地促进新能源消纳,还有助于促进全国范围的低碳减排和经济建设。
电力中长期市场和现货市场均属于电力批发市场,直接参与电力批发市场的电力用户能够直接响应电力现货市场价格、提供灵活调节资源,促进实时电力平衡和新能源消纳。从售电公司购电和电网公司代理购电的工商业用户及居民用户,没有直接参与电力现货市场,需要尽快推动零售市场建设、促进零售市场高质量竞争,以使现货市场价格信号有效地传递到零售市场,挖掘从零售市场购电的终端用户的灵活调节潜力。
因此,拓展多层次新能源消纳市场化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保障新型电力系统的实时电力平衡、安全稳定和经济运行,有助于促进新能源消纳和发展,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二、“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水风光基地一体化模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整体形成送电价格的机制是促进新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机制和重要抓手
在2023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推动内蒙古高质量发展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意见》中,明确要求加快建设库布其、腾格里、乌兰布和、巴丹吉林等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大型风电光伏基地、支撑性电源及外送通道等。新能源基地的大规模风电站和光伏发电站单独参与跨省跨区电力市场交易,与受端电网电力需求在时间维度上不匹配,不具备经济性。
从自身运营、整体电力系统和电力市场运行的角度来看,相比不同技术类型电源分别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模式,在“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水风光基地一体化模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整体形成送电价格的机制下,“沙戈荒”、水风光新能源基地可以将风电、光伏发电和水火储等调节性资源整合优化、一体化地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将不稳定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电力转化为稳定可靠且灵活的高品质电力产品,与其他类电源公平竞争,使“沙戈荒”、水风光新能源基地在电力市场中充分体现其电能量价值、可靠容量价值和调节容量价值,进而提升新能源的消纳能力、电网投资运行效率和电力市场效率,并促进电力系统整体的安全性、可靠性、灵活性和经济性。
从电力规划和投资的角度来看,新能源基地各类电源整体形成送电价格,高低成本资源整合,能够将储能等必要但高成本的调节性资源运行成本内部化,实现不同技术类型发电机间的功能和收益互补,有利于“沙戈荒”、水风光新能源基地投资运营获得合理的收益,提供风光储水/火联合运行的商业可行性,助力引导、实现不同类型发电容量的最优配置,提高新能源基地投资效率。在“沙戈荒”、水风光新能源基地一体化模式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整体形成送电价格的机制下,为了更好地适配目标市场的电力需求、提高投资项目经济性,新能源基地投资者将能够充分考虑目标市场电力需求的时间特性,优化水电/火电、风电、光伏发电和储能的容量配比,为新能源基地在电力市场竞争中充分利用水/火风光储资源创造更大优化空间和实现价值机会。
可见“‘沙戈荒’、水风光新能源基地一体化模式参与市场的交易规则”和“新能源外送基地各类电源整体形成送电价格”,是实现新能源高效消纳、“沙戈荒”和水风光新能源基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机制和重要抓手。
此外,新能源就近消纳从电力系统整体经济性而言是最佳方式。落实促进新能源就近消纳的电价机制,可以促进新能源富集地区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建立新型集成发展产业体系;还有助于东部地区产业向新能源基地转移,同时促进西部地区新能源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地区经济的融合发展;有利于推动源网荷储一体化、绿电直连、智能微电网、新能源接入增量配电网等新能源就近消纳新业态的发展。
综上,完善促进新能源消纳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将有效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和经济消纳,有助于提高电力系统整体投资运行效率和电力市场效率,为受端电力系统提供可靠、经济的清洁能源,进而促进“沙戈荒”新能源基地、水风光基地及外送通道的投资建设,助力2035年新能源发展目标的实现。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 张粒子)
原标题:专家解读之六︱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促进新能源科学规划和有效消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