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您好,欢迎来到消毒设备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消毒设备网 > 新闻资讯 > 环保动态 > 恒银科技与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强强联手 共绘金融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新蓝图

恒银科技与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强强联手 共绘金融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新蓝图

2025-11-26 来源: 第三方 浏览量:9

恒银科技与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强强联手 共绘金融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新蓝图

  11月21日下午,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银科技”)与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天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在津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整合国有平台战略引领力与金融科技头部企业资源优势,重点发力金融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业务,以“技术+渠道”双轮驱动,推动行业绿色转型与产业升级。
 
  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旗下重点企业,中资环绿色供应链依托集团“全国性、功能性资源回收再利用平台”的独特优势,坚持深耕绿色供应链领域,致力于成为全国领先的资源回收服务运营商、资源回收模式和标准输出先行者。中资环绿色供应链构建了涵盖涉密涉敏信息载体销毁、公共机构废旧物资回收、央国企及大型制造型企业报废资产回收和中国资环驿站运营等全方位平台,创新打造“两个一”板块(绿色综合分拣中心、前端资源回收体系),搭建起多层次、立体化的资源回收再利用体系,是我国资源循环利用领域的中坚力量。
 
  恒银科技作为沪市主板上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全国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是智慧银行解决方案领军者,深耕金融科技领域二十余载,业务覆盖六大国有商业银行、十二家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三十家省级农信社和百余家城市商业银行,全国终端设备保有量超30万台。依托院士专家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中心等顶尖平台,公司累计拥有千余项专利和软件著作权,构建了规范化的金融智能设备循环利用体系,具备专业技术实力与丰富实操经验。
 
  此次战略合作以“长期稳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互利”为核心原则,聚焦金融领域资源回收核心业务,推进电子废弃物、办公与业务终端、涉密存储载体、配套废旧物资等品类的回收利用,着力打造资源回收“黄金组合”,全力开拓全国金融领域市场。双方将通过整合渠道网络、联合技术研发、优化处置流程,有效降低运营风险与处置成本,提高市场份额与资源利用率,探索金融行业资源循环利用新范式。
 
  “中资环的国家级资源循环平台优势与恒银科技的‘技术+场景’金融生态布局高度契合。”恒银科技执行总裁张云峰表示,此次合作不仅是双方优势资源的深度融合,更是金融科技与绿色循环经济协同发展的里程碑。未来,双方将以最高标准推进合作落地,共享资源经验、共担发展风险,实现市场份额与经济效益双提升,为金融领域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标杆案例。
 
  中资环绿色供应链总经理陈奕表示,将充分发挥集团全国性资源回收网络与产业经验优势,与恒银科技携手搭建高效协同的合作机制,以创新精神深化业务合作,打通金融领域循环经济生态链。他相信,通过本次强强合作,既能更好地保障国家金融安全,又能保障循环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经济社会绿色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此次合作将国有平台的战略引领效能与金融科技头部企业的资源优势深度融合,以金融领域资源循环利用业务作为关键切入点,谱就了金融科技与绿色循环经济协同共进的新乐章。这一举措既是两大领域深度联动、创新融合的有力见证,更推动着一个更高效、更绿色、更安全的金融资源回收体系加速成形,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添注强劲新动力,以切实行动笃实践行“双碳”战略目标。
 
  恒银科技执行总裁张云峰、副总裁王伟、副总裁张雪晶、云兴数创总经理张宗博,以及中资环绿色供应链总经理陈奕、市场开发部总经理蔡瑞祥、销毁中心总经理魏已祥、市场开发部经理张义舟等出席签约仪式,张云峰和陈奕分别现场致辞,张宗博和蔡瑞祥现场签约。
 
  原标题:恒银科技与中资环绿色供应链强强联手 共绘金融领域循环经济发展新蓝图
 
  本文转载自第三方平台,转发此文目的在于促进信息交流,不存在盈利性目的,此文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如无意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更多精彩内容请扫描下方二维码
微信公众号 在手机端查看
上一章:上纬新材:新董事长上任,高管大变动...
下一章:黑龙江省鸡西市密山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项目初步设计招标...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


本文地址:www.chinaxdsb.com/article/79049.html

转载本站原创文章请注明来源:消毒设备网

新闻内容更多

广告位

一周排行更多


内容声明:本页面所展现的公司信息、产品信息及其他相关信息,均来源于其对应的商铺。建议您在购买相关产品前务必确认供应商资质及产品质量,过低的价格有可能是虚假信息,请谨慎对待,谨防欺诈行为。